電能實業2022年全年業績如下:
營業額收入:12.65億元,按年比2021年微跌:0.86%。
所佔合營公司溢利:29.94億,按年比2021年下降:11.26%。
所佔聯營公司溢利:15.22億,按年比2021年上升:17.21% 。
純利56.49億元,比去年2021年減少:8.10%;每股盈利2.65元。派末期息2.04元,全年合共派2.82元股息(分派比率達:106.40%)。
2022年業務前景:
公司業務前景平穩, 此股用來收息不錯, 但業績增長欠奉, 暫時未有特別驚喜。
電能實業2022年全年業績如下:
營業額收入:12.65億元,按年比2021年微跌:0.86%。
所佔合營公司溢利:29.94億,按年比2021年下降:11.26%。
所佔聯營公司溢利:15.22億,按年比2021年上升:17.21% 。
純利56.49億元,比去年2021年減少:8.10%;每股盈利2.65元。派末期息2.04元,全年合共派2.82元股息(分派比率達:106.40%)。
2022年業務前景:
公司業務前景平穩, 此股用來收息不錯, 但業績增長欠奉, 暫時未有特別驚喜。
2023年3月11日, 美國矽谷銀行發生資不抵債事件。
矽谷銀行的存款結構也很特別,去年大部份存款是零成本或非常低利息成本, 不需要支付很高的利息。
矽谷銀行的生意模式就是從初創公司,包括科創公司和生命科技公司,得到大量零成本/超低利息成本的存款, 然後投資債券,
賺取息差。這個模式只要不斷有新的存款進來, 只要存款一直增長,
幾乎是躺著賺錢
但是, 好景不常-- 因為通漲嚴重, 美聯儲瘋狂加息.導致為矽谷銀行提供零成本/超低利息成本的存款客戶,就是初創科技公司,一方面融資困難,另一方面持續消耗現金, 不單沒有增加存款,反而要減少存款提取現金。
矽谷銀行為應付客戶提款, 就要賣債券套回現金, 問題是, 在美聯儲瘋狂加息的環境下, 債券價格大跌, 矽谷銀行出售210億美元債券, 虧損了18億美元。她面對一是流動性問題, 第二是資不抵債。
我們散戶小投資者, 從美國矽谷銀行資不抵債事件應該要學會及明白以下兩個道理:-
(1) 不要過份集中投資單一資產 例如債券, 今次遇上債價因利率上升而下跌,而銀行又急於套現便馬上損手。投資項目例如債劵要有把握揸到到期收回成本才可以買得。
(2) 要保持有一定百分比的流動現金以保持流動性, 因今次矽谷銀行因流動性不足才產生問題, 所以小投資者都是有食七分飽, 預留三成以上流動性當買個保險也不算是太過保守的選擇。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集團總經常性業務收入:478.12億港元 (比去年2021年同期上升:1.3%);經常性業務利潤:$18.08 億港元;
2022年1-12月香港客運業務收入$1.57億元(2022年因冠狀病毒疫情嚴重比去年2021年同期下跌91.30%)。
物業發展利潤:$104.80億 (比去年2021年同期年上升:12.2%)
投資物業重估公允值(虧損):($8.10億) (比去年2021年同期下跌:49.3%)
總負債/總資產比率: $1,471億港元/$3,270億港元:44.98%; 算是正常水平。
本公司股東應佔每股盈利: $1.59
全年派息 $1.31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3.1%。
公司業務展望:
1. 看來香港鐵路客運業務收入因今年新冠狀病毒在緩和得到改善,旅遊業復常會使車費票務收入回升。
2. 大圍站商場建成後會帶來更多租金收入。
派息$1.31 / 目前股價 $40.30 ~~有3.25%, 比定期息率略低, 股價未到買入收息時機。
太古洋行集團2022年全年度(1-12月)收益為916.93億 (比2021年同期微跌:1%)
營業溢利:$122.41億; (比2021年同期:$105.17億,營業溢利增加:16%)
太古A股每股基本溢利為$2.81元 (2022年每股基本溢利已經有基本營業溢利)
A股每股派息$3.00元,B股每股派息為$0.60元 (和2021年同期比較增加:15%)
債務淨額上升至$56.759億 資本淨負債比率是18% (2022年資本淨負債比率比2021年同期增加:47%)
五大業務2022年業績要點:
1. 地產: 地產部門的業績相對穩定。二零二二年來自地產部門的經常性基本溢利為港幣五十八億四千四百萬元。
2. 航空: 業績仍然衰退低迷:--2022年期內國泰航空的虧損六十五億元,2022年不會有股息派給太古集團。
3. 飲料:業績微跌:-太古可口可樂於二零二二年溢利為港幣二十三億九千二百萬元,較二零二一年下跌百分六。
4. 太古投資: 期內把海洋服務(聯合船塢)出售換入中國私營醫院,診所,安老院投資。這部份算是一個好消息, 未來此業務會受惠中國人口老化。
5.貿易:業績收善:-貿易及實業部門[如太古方糖等]於二零二二年錄得經常性溢利港幣一億六千萬元。
2023年業務展望: 有2個正面業務展望~~
1.受惠冠狀病毒減退, 旅遊業復常復甦,國泰航空好可能轉虧為盈 。
2. 太古坊新辦公大樓已經完成重建, 未來會為太古集團帶來更多租金收入。
冠君產業信託(2778)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可分派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13.60%至12.98億港元,而每基金單位分派亦比去年同期減少:14.0%至$0.1956港元,去年同期為$0.2275港元減少14%。2023年5月30日每基金末期單位分派$0.0895港元。
物業收益淨額減少:7.6%至20.31億港元。
租金收益總額23.59億元,下降5.5%;物業經營淨開支3.28億元,上升:10.20%
冠君產業信託旗下物業的估值總值為:635.55億港元,較去年底下降2.7%。2022年12月31日的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為$7.91港元,較去年底減少4.1%。資產負債比率由去年底的22.9% 輕微減少至2022年12月31日的22.5%(減少:0.4%)。
雖然每基金單位分派減少至$0.1956港元,但在冠狀病毒及經濟衰退雙重夾擊之下, 此份業績對小股東算中規中矩。
展望:
1. 商場部份:政府的2023年消費券計劃預料可為零售業界帶來短暫的刺激作用, 相信可以穩住2023年商場部份租金收入。
2.寫字樓部份收益亦已經反映了續租的下跌; 寫字樓部份市值租金不會再跌很多。
3.股價在公佈業績當天(24/2/2022)收市價是$3.51, 2022年分派$0.1956, 假設2023年分派和2022年一樣, 全年派$0.1956元: / 現在股價:$3.51 , 息率5.573%; 這是市場價格合理水平的股息回報率。
香港交易所公布截至2022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100.78億元,按年跌19.6%,基本每股盈利7.96元。派未期股息每股3.69元,較2021年減少11.7%。計埋已經派送中期股息每股3.45元,全年共派每股7.14元,減少19.5%。以現價331.6元計 市盈率41.7倍 股息率2.15% 市值4204億元 估值有點偏高, 往績已成過去 。
2022年港股有近半年是"熊市", 交易徵費低迷, 減2成派息是意料中事, 至於2023年港交所業績是否會復甦就有待繼續觀察。
朗廷酒店合訂股份2022年全年度酒店組合收入9.706億元 (比2021年增加:28.9%), 可分派收入較2021年同期上升93.40%至1.905億元。
2022年全年每單位合訂單位分派:HKD$0.029元 (比2021年同期微升7.4%)。但派息分派比率由90%可分派收入下降至50%。
每股資產淨值值:$2.49元,
負債比率比2021年同期微升至42.0%。
融資成本總額2022年上升至:1.451億(比去年同期上升:25.60%); 服務費比去年上升79.9%至0.439億元。
公司前景展望:
1.朗廷酒店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分派率由90%降至50%,原因是要預留較多現金用於營運及保守資金管理,;小股東是否喜歡保留40%可分派收入在公司, 是見仁見智, 不過看來公司已經為加息融資成本上升做了準備, 暫時看來未有再供股需要。
2. 酒店業隨香港通關,旅遊酒店業務會有一定程度的復甦, 朗廷酒店2023年業績可以有較好的展望, 看來業務會比2021年及2022年做得更好。
希慎興業2022年營業收入為:34.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1%); 經常性基本溢利為20.63億(比去年同期減少:11.5%)。公佈(虧損)溢利:(11.57)億元。
每股派息$1.44元(與去年同期相同); 每股資產值$68.4元 (比去年同期下跌:4.2%), 淨債務與權益比率為:23.4%, 17/2/2023股價約:$26.3元,市帳率(PB)=0.3845, 股息率=5.475%; 每股末期息$1.17元, 2022年3月21日派息。
寫字樓出租率為:90%; 商舖方面, 出租率為 99%。
前景展望:
1. 由於希慎興業去年收購了上海物業, 2022年尾開始招租, 估計會開始有一些租金收入,雖然大埔物業賣樓有收入, 盈利, 估計公司會保留資金投放在加道連山物業發展,不會派特別息, 加道連山物業大約在2026年建成。
2. 加道連山物業大約在2026年建成, 即由2023至2025年呢3年希慎興業因物業樓面沒有大幅增加, 所以好大機會每年維持在$1.44元派息, 要增加派息好大可能要2026年起加道連山商業物業, 產生租金收入, 小股東才有機會分享到增加派息。
3.預計3年後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大樓落成; 2026年開始應該開始有租金回籠。
以目前希慎有的定期存款及現金有$248億元計算,應付出資的$157.42億(=262.36億X60%)可能不需要增加貸款, 即好大可能用公司內部資源應付。
以2023年:希慎發行總股數10.397億股, 希慎過往的派發比率約為6成,餘下資金用作提升物業價值及再投資之用,令往後租金得以提升, 以這個財務數據基礎去計算:-
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項目會為希慎增加64.584萬呎樓面, 以2022年4月希慎廣場近期租務成交:$100/平方呎租金計算, 寫字樓出租率假設為95%, 物業支出比率13.2%;總每年可收淨租金收入大約為:$6.39億元; 以希慎過往的派發比率約為6成為計算基礎, 即股東大約每年可獲增加派息$3.8344億元,以2021/4/30:希慎發行總股數10.397億股; 大約每股$0.3688元, 即每股股息在2026年開始有機會增至$1.8088元(=$1.44+$0.3688)。
是項投資年可收淨租金收入大約為:$6.39億元, 出資估計大約$157.42億元, 淨回報率大約每年為4.06%, 項目歸本期大約需時24.6年。
領展在2023年2月10日宣佈每五個房地產信託基金供一個新增基金單位, 每房地產信託基金單位供股價$44.20 較2023年2月9日收市價 $62.80 折讓29.62%。
籌集的188億元資金用途大約一半90億用於償還貸款, 餘下98億用於未來可能的收購或發展。
2022/2023年度中期每1個基金單位分派$1.5551元, 假如下半年和上半年分派相同, 即全年未新增基金單位每股可分派為HKD$3.1102元。
2023年3月底新收購的新加坡物業可為領展股東帶來$0.0535元分派, 以目前一年HIBOR /銀行定期息率 4%計算, 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 $90億 X 4%= $3.6億 / 21.28億基金總單位 = 每單位可節省 $0.1692元一年可用作基金分派。
即發行新基金單位之前可分派收入約為 HKD$3.1102+$0.0535+$0.1692 =HKD$3.3329元; 每5單位新增1單位後 ~~$3.3329 X 5/6 =$2.7774167元。
領展新增基金單位後至25.536億個; 但公司之前已經發行了可換股債券 (convertable bond); 金額$33億, 息率4.5%; 2027年到期, 換股價 $61.92元, 假設到時全部債券換股,需增發 0.5329億個基金單位, 潛在攤薄率2.1%~~或x97.9% 。
即未來基金單位在沒新收購或收入增加下反映上述情況大約可派 HKD$2.719元 除供股價 $44.20, 供股息率6.1516%; 息率是可以接受水平但不是特別超值。
至於小股東是否考慮供股要考慮2個自身因素
1. 小股東要先看一下自己是否有"閒置現金"參與供股, 因短期股價會受壓。小股東真的手緊便可能要賣出供股權。
2. 便是參與股東的年齡, 由於持有房託是超長線投資, 目前此供股項目 累積股息歸本期 大約是 100%/6.1516% =16.25年, 即年過50歲以上不是太值得參與, 因為收完息歸本都已經66歲, 接近退休/已退休人仕/長者看來參加供股沒有特別著數。
Google母公司Alphabet(GOOG)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第四季業績,盈利按年挫34%至136.2億美元,前一年同期為206.4億美元;每股經調整盈利1.05美元,差過市場預期的1.18美元,前一年同期為1.53美元;總收入按年增加0.9%至760.5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慢的增長,亦低過市場預期的765.3億美元。
蘋果也公布了2023財年第一財季業績。財報顯示,蘋果Q1營收1171.5億美元,同比降低5.5%,不及市場預期的1211 億美元;淨利潤爲299.98億美元,同比降低13%;每股收益爲1.88美元,上年同期爲2.1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1.94美元。
看來蘋果產品有品牌需求但生產力有追唔上的問題,谷歌要加快推出聊天機械人的AI應用,業績才有新的增長亮點。
Meta(Facebook母公司)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超過預期,收入達321.7億美元,較預期的315.3億美元高,每股收益1.76美元。同時,Meta宣布回購400億美元股票的計劃,股價在美股盤後的延長交易中大升20%。Meta公司23年2月2日盤前交易時段飆升20%或30.88美元,報184.00美元。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2004年提出的美林投資時鐘(The Investment Clock)理論。
Merrill Lynch declared "The Investment Clock" in 2004.
在一個完整的週期當中,各階段表現最好(報酬/風險 最佳)的資產不同。
In a complete business cycle, different stages have their best (reward/risk optimal) perofrmance.
1. 通貨再膨脹階段:債券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1. reflation: Bond the best, commdoities the worst.
2. 復甦階段:股票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2. recovery: Stock the best, commdoities the worst
3. 過熱階段:大宗商品最佳,債券最差
3. overheat: commdities the best, bond the worst
4. 滯脹階段:現金最佳,股票最差
4. stagflation: cash the best, stock the worst.
在2023年, 環球商業循環景氣好可能已經完成滯脹階段, 開始進入通貨再膨脹階段; 利率見頂, 債價見底回升是較大機會發生的.
In 2023, the global business cycle may finish stagflation and enter reflation stage, interest rate reaches the peak, there may be a large chance of bond price reach the dip and rebound/recovery.
領展2022年底宣佈首次購入新加坡項目, 料對未來派息有輕度正面貢獻。
領展宣布以近125億港元,收購新加坡兩個市郊零售資產,包括裕廊坊及Swing By@Thomson Plaza。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今次項目入門收益率約4.9%,扣除融資成本後,相信會對未來派息有輕度正面貢獻。
王國龍說,今次是領展歷來最大規模的收購,將會成為當地十大零售商場業主之一,計劃以內部資金及新加坡元的債務融資完成交易,目前無意透過股本融資,但亦正與知名的潛在資本商討,考慮共同合資參與項目。他強調,公司有能力獨資收購,但認為合資參與有助優化資本結構、擴大合作夥伴網絡等。 他指,雖然較早時曾表明,面對利息向上,會對收購保持小心,之前亦有很多賣家叫價「企硬」,不過集團近期商討出令人滿意的估值折讓,加上已留意新加坡項目多年,認為價錢合適。他強調,會繼續保持分散投資的策略,長遠有助公司的可持續性和抗逆力。 領展目前海外物業組合佔比6%,若交易由公司獨資完成,有關比例將升至11%。
假設收購貸款息率4%,新加坡項目淨回報約0.9% X 125億港元/21億基金單位, 大約每年可為每基金單位增加可分派收入大約5.35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