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美股加港股退休組合在引入強積金實現和未實現盈利後只虧損貳仟多元港幣,對我來說實在是好消息,起碼舒緩了個人兼職工作的心理壓力。
港股都是物業收租股佔比例較多,可惜香港物業樓市市道風光不再,看來這蟹貨組合只剩下收股息之用途,股票難望大升。
由於疫情後實體經濟復甦不似預期,酒店股,商場,寫字樓辦公室公司股份股價受壓,派息也減少。
為填補有關港股虧損,除由2019年第4季開始引入美股投資(投資龍頭科技股,人工智能相關晶片,數據中心公司股票)和派息互惠基金,目前美股浮動盈利用來填補港股約一半的浮動虧損。
去年11月又沽出持有的美股強積金,幸運地在今年4月7日低位再買入有關的美股強積金,這次強積金操作大概可以填補港股另一半的浮動虧損。
透過以上操作使退休儲備和投入成本計算接近平手,使個人投資組合更為穩健,也算是近4年半挽救港股虧損的救倉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