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港股,美股急升反彈

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中,美貿易談判上週末在瑞士日內瓦結束,雙方達成協議,減少對彼此產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幅度超出許多分析師的預期。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最低稅率將從145%降至30%。中國將把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從125%降至10%。兩國還同意舉行會談以穩定兩國關係。 

受利好消息帶動,2025年5月12日港股恒指收市報23,549點,全日升681點,升幅2.98%。

美股道指2025年5月12日也受這好消息帶動,大升1,160點(2.81%),重上42,410點。

如果投資者有趁2025年4月初股市因貿易關稅戰白熱化壞消息急跌時趁低吸納,目前應能享受幾好的投資回報。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學習新技能

筆者在剛過去一星期已經開始了上課學習新技能。

慶幸地,通過了入學測試,正式上學中。

至於是否會靠這新技能去搵兼職做賺些少收入,這要視乎是否完成所有課堂,理論上,5月尾會完成大部份課程。

看來中老年人要再就業賺取微薄的收入,讀新課程,學習新技能或者参加再培訓計劃可能是中老年失業者的出路。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蘋果公司2025年春季業績

蘋果公司公佈(AAPL)FY2025Q2 營收及獲利皆擊敗市場預期,營收年增 5% 至 954 億美元(v.s. 946.6 億),EPS 報 1.65 美元(v.s. 1.63 美元),主要是靠著 iPhone、Mac、iPad 收入全數成長且超越分析師預期,不過市場最擔心的大中華地區表現仍落後於市場共識。展望未來,CFO 給出的 Q3 營收及毛利率指引未達華爾街預測,儘管蘋果宣布了 1,0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盤後仍下跌約 -4%。

iPhone:468.4 億美元(YoY +2%)、高於預期的 458.4 億。

Macbook:79.5 億美元(YoY +7%)、高於預期的 77.7 億。

iPad:64 億美元(YoY +15%) 、高於預期的 62 億。

穿戴裝置:75.2 億美元(YoY -5%)、低於預期的 79.5 億。

Apple 服務:266.5 億美元(YoY +12%)、低於預期的 267 億。

毛利率報 47.1%,符合華爾街分析師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進步約 0.5 個百分點,這已經是蘋果毛利率連續第 9 季較前一年同期改善。細分來看,產品毛利率為 35.9%、低於前一年同期的 36.6%,服務毛利率為 75.7%、優於前一年的 74.6%。淨利年增約 5% 至 247.8 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242.6 億。

至於關稅方面,蘋果並沒有觀察到因關稅而「提前下單」的顯著證據,同時因蘋果在優化供應鏈方面所做的努力,Q1 受到關稅的影響有限,現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中大約有一半來自印度,其餘硬體產品則大多是由越南進口。

展望未來: CFO 預期 Q3 營收將出現「低至中個位數」百分比的成長,意味著 Q3 營收大約是 887.8 億美元,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測的 892 億。假設接下來沒有發生新的關稅或其他重大變化,預計關稅將導致 Q3 成本增加 9 億美元,毛利率大約是 46%,不過蘋果也坦承,非常難以預測 6 月之後關稅將如何變化。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Meta 2025年第1季業績

Meta 2025年首季業績重點

營收:423.1億美元(按年增16%,預期:414億美元)

淨利潤:166.4億美元(按年增35%)

次季銷售指引:425億至455億美元(預期:440.3億美元)

社交平台每日活躍用戶:34.3億(預期:33.9億)


Meta AI發展:上調2025年資本開支目標

Meta下調2025年總支出預測範圍至1130億至1180億美元,此前預期為1140億至1190億美元。

公司在業績公告中表示,更新資本開支指引以反映額外數據中心投資,支持集團人工智能(AI)發展和基礎設施硬件預期成本上升。Li 稱,基礎設施硬件成本上升是由於供應商從世界各地採購零件,集團正通過改善供應鏈來減輕影響。


朱克伯格稱,Meta AI可以作為展示廣告的平台,公司亦可能對該助手的高級版收費,但Meta將專注於至少未來一年的產品開發,之後才考慮變現。

展望:由於美國可能在稍後時間開徵入口關稅,預計來自亞洲出口商投放在meta 廣告平台廣告費可能減少,這是此股小投資者需要留意地方。

微軟公司 (Microsoft) 2025年春季業績

微軟公司公佈了 FY2025Q3 財報,營收年增 13% 至 701 億美元、優於預期的 684.2 億,EPS 報 3.46 美元、優於預期的 3.22 美元,淨利年增 19% 至 258 億。 

Azure 業務 Q3 年增長加速至 33%,下一季 Azure 年增長指引也超越了市場共識,此外微軟還給出了樂觀的 Q4 營收指引,激勵盤後上漲約 +7%。 生產力和商業流程(PBP)報 299 億美元、年增 10%,優於市場預期的 295.7 億;以 Azure 為主軸的智慧雲端業務(IC)營收年增 21% 至 268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261.6 億;近期表現較低迷的個人運算(MPC)營收 134 億,較前一年同期成長 6%,超越市場共識的 126.6 億。

關鍵的 Azure 營收年增率從上一季的 31% 提升至 33%,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30.3%,排除匯率波動後,Azure 營收年增率從上一季的 31% 加速至 35%,不僅高於市場共識的 31%,更超越上一季給出的財測高標(31%~32%)。 Azure 和 Microsoft 365 商務版訂閱等企業雲端產品銷售額增長了 20%,達到 424 億美元,毛利率報 69%,較去年下滑約 3 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大規模建置 AI 基礎設施影響。另外,衡量未來收入的商業預訂量成長 18%,主要是受到來自 OpenA 的 Azure 合約推動。

Q3 資本支出(包括融資租賃)約 214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約 224 億,這是兩年多來首次季減,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大幅成長了 53%。 

展望未來:微軟預估 Q4 營收將達到 731.5~742.5 億美元,意味著營收年增率約 14%,超越分析師預期的 722.6 億。Azure 營收年增率預估約 34%~35%(排除匯率波動後),高於市場預期的 31.5%。另外 CFO 重申 FY2026 資本支出將繼續成長,但增速應該會慢於 FY2025。

看來微軟公司未來會繼續享受雲端服務及 Open AI 開發應用於Copilot 轉化為收入的增長紅利。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Alphabet (Google) 2025年第1季業績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E)Q1 營收年增 12% 至 902.3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891.2 億,EPS 報 2.81 美元,遠優於市場共識的 2.01 美元。Google 宣布了 7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將現金股利提高了 5%,同時重申今年資本支出仍保持在 750 億,激勵盤後上漲約 +5%。

核心的 Google 廣告收入年增 8% 至 669 億美元,年增速低於過去幾季的雙位數水準,但仍擊敗了市場預期的 664 億,其中 Google 搜尋廣告年增 10%,優於預期的 503 億,YouTube 廣告也成長了 10%,但略低於分析師預測的 ​ 89.7 億。 

Google Cloud 雲端業務營收 122.6 億、年成長 28%,不如分析師預期的 122.7 億,同時年增速連兩季放緩,不過營業利益從去年同期的 9 億暴增至 21.8 億,擊敗了市場共識並創下歷史新高,營業利潤率也從 9.4% 竄升到歷史新高的 17.8%。

執行長 Pichai 透露,受惠於 AI Overviews(每月活躍用戶數已達 15 億人)等高互動率的 AI 搜尋功能,搜尋業務持續強勁成長,另外在 YouTube 與 Google One 推動下,付費訂閱數突破 2.7 億,同時雲端業務也正快速成長,反映市場對 Google 雲端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升溫。 

CFO 表示,Google 已連續兩季面臨雲端運算需求超過供應能力的問題,反映在 Q1 資本支出增加到 172 億美元,高於前一季的 143 億及市場預期的約 170 億,整體來說,各家雲端服務供應商普遍都難以應對如此快速成長的需求,不過隨著輝達(NVDA)Blackwell 晶片供應提升,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 

由於去年金融業的廣告支出表現強勁,今年廣告業務的成長將面臨高基期的挑戰,並警告廣告業務無法避免總經環境變化(關稅)的影響,此外 Google 雲端業務方面正持續面臨供需緊張的局勢,重申 2025 年資本支出將達到 750 億美元。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容易被AI取代的工種

在不久將來,以下是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種類。

1.接待人員,機械人待應取代真人服務。

2.收銀員(不少連鎖式快餐店已裝了自動售賣機,不少連鎖式快餐店請一個員工包外賣同時兼顧埋收銀,即一個收銀員減到只聘用半個)。

3.司機, 未來如果自動車輛駕駛通過了安全測試,可能取代的士,小巴,巴士司機。

4.會計人員, 未來聲音輸入,數據自動整理分析會節省大量會計數據輸入人員。

5. 保安員,未來透過中央控制室監控在巡邏點及大廈座頭出入口的鏡頭,住戶使用拍卡或密碼進入大廈,好大可能淘汰座頭保安員,未來趨勢可能請少量保安員監控控制室閉路電視系統,警鐘及處理特發事情便足夠。

目前做的兼職工作都是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所以已報名在5月份學一個新課程學習新技能,希望勉強能延長退休前的工作生涯,把失業或被退休時間延後。